再生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资料图片)
再生纤维是指受了蚕吐丝的启发,用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加工制成高分子浓溶液,再经纺丝和后处理而制得的纺织纤维。
按照有关机构测算,2022年,全球人口将突破80亿,按照发达国家每年人均10千克-20千克纤维制品消耗量估算,每年要消耗掉8千万吨左右的纤维纺织品,产业链中隐藏着巨大的污染源和碳排放。而中国作为一个化纤大国,化纤产量占全球比重达到70%以上,减碳任务更是刻不容缓。
粘胶纤维是以天然棉短绒、木材为原料制成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1)手感柔软光泽好,粘胶纤维像棉纤维一样柔软,丝纤维一样光滑。(2)吸湿性、透气性良好,粘胶纤维的基本化学成份与棉纤维相同,因此,它的一些性能和棉纤维接近,不同的是它的吸湿性与透气性比棉纤维好,可以说它是所有化学纤维中吸湿性与透气性最好的一种。(3)染色性能好,由于粘胶纤维吸湿性较强,所以粘胶纤维比棉纤维更容易上色,色彩纯正、艳丽,色谱也最齐全。粘胶纤维最大的缺点是湿牢度差,弹性也较差,织物易折皱且不易恢复;耐酸、耐碱性也不如棉纤维。
富强纤维俗称虎木棉、强力人造棉。它是变性的粘胶纤维。富强纤维同普通粘胶纤维(即人造棉、人造毛、人造丝)比较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强度大,也就是说富强纤维织物比粘胶纤维织物结实耐穿。(2)缩水率小,富强纤维的缩水率是粘胶纤维的一半。(3)弹性好,用富强纤维制做的衣服比较板整,耐折皱性比粘胶纤维好。(4)耐碱性好,由于富强纤维的耐碱性比粘胶纤维好,因此富强纤维织物在洗涤中对肥皂等洗涤剂的选择就不像粘胶纤维那样严格。
中国是全球第一纺织大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的50%以上。随着人均纤维消费量不断增加,每年产生大量废旧纺织品。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
受健康环保意识、崇尚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在重视纺织品消费过程中环保性能的同时,对再生聚酯纤维的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发掘。终端消费者和品牌商的青睐推动再生聚酯纤维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达到百万吨级别。我国虽然具备完整的再生纤维产业生态链,但缺少对再生纤维及其制品的追溯和可信认证体系,以次充好、比例不清、标准不一等问题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将促进再生纤维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再生纤维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时尚行业也正通过“循环时尚”实现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基于循环经济原则的原材料供应、设计和消费等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根据国际回收局BIR研究显示,每用1千克废旧纺织品,就可以降低3.6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节水6000升,减少使用0.3千克化肥和0.2千克农药。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也称为再生纤维)作为行业推进资源节约利用的代表,已逐渐在消费者中获得普遍接受和认可。我国虽然具备完整的再生纤维产业生态链,但缺少对再生纤维及其制品的追溯体系和可信认证体系,以次充好,比例不清,监管标准、测试方法、次品换算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频频出现,需要通过更清晰的路径和更有效的鉴别手段,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凭借其优良的环保性能,再生聚酯纤维不仅受到行业的更多关注,还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22年4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不仅首次明确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发展目标,还从生产端、回收端、综合利用端等方面考虑,统筹各个环节一齐发力,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为我国再生聚酯纤维产业的发展明确了路径。
再生纤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再生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对外发布《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底前,推动联盟企业较“十三五”初期行业平均水平综合能耗下降10%,新鲜水消耗下降31%,全硫回收率提升7%。
目前全球纤维年产量已经突破1亿吨,随着近年来纤维供应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再生纤维素纤维凭借柔软亲肤的特质及源于自然的属性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行业依旧面临两大可持续发展挑战,一是原材料来源,如何确保纤维使用的林业资源可持续;二是如何在生产中尽量减少化学品使用及污染物排放。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再生纤维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