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公募基金产品,私募基金主要针对的是高净值人群,且是以不公开宣传的方式向特定人群进行发售,单只私募基金基金产品人数不得超过200人,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募集方式。这是私募产品和公募产品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如果准入门槛过低,参与人数过多,则会失去其私募性质。
而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单个投资人购买私募基金的最低金额必须不少于100万元,并且不能拆分。”
为什么是100万?根据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来说,100万现金只有少数人才能拿出来进行投资,私募行业这样规定不是变相拒绝大部分潜在客户吗?其实,过高的准入门槛是经过国内外市场长久考验而确立的,具体原因且看排排君为你一一道来。
(资料图)
一、对合格投资者的再次认证
君牛君:由于我国私募行业起步较晚,所以我国私募各方面发展都有参照国外相对成熟的标准,在如何衡量、认证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上也不例外。
2015年12月,美国SEC发布了《关于合格投资人定义检视的报告》中对合格投资人下了标准定义:
其中个人的金融资产或和配偶加总超过100万美元;
或已投资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不包含个人用来居住的房产。
在最近两年个人年均不低于20万美元,或和配偶加总年均不低于30万美元,同时,需要有充足理由证明当下也能保持同样的收入预期。
而我国也参照国外私募的逻辑,将能起投100万且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认定为合格投资者。
二、提高客户群的风险承受能力
君牛君:监管部门设置100万的投资门槛,并不是为了拒绝投资者进入私募市场,而是为了保护投资者。一般来说,能满足100万起投金额的投资者,投资经验更成熟,风险识别能力更高,风险承受能力也越强。
三、降低资金流动风险
君牛君:由于私募投资的项目大多有较长的回报周期,需资金比较稳定。如果没有投资门槛,会吸引数量众多的投资者,而众多资金来源的不稳定,也提高了潜在的流动性,这就会增加私募基金随时面临投资者撤资的可能性,不利于私募基金的收益,加大了投资的流动性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综合自网络等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件中的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并且不可用于对投资的评估。本文件所载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本公司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本公司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经营业绩的任何承诺和预期。不代表任何确定性判断,且均属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用语,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产品的业绩做任何保证。投资有风险,请您谨慎决策。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